41年,毛主席在延安交际处食堂遇暴徒,金城舍身护住主席:好险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1:26    点击次数:82

要是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,就请点击页面右上角的“”按钮。真心感谢你的点赞和支持,希望能让你读起来觉得轻松愉快。

“危险,主席快避让!”

1941年那会儿,有个大块头拎着根棒子猛地冲了出来,直冲毛主席而去。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金城一个箭步上前,挡在了毛主席前面。说起金城这人,他到底是谁呢?

金城老家在诸暨的金村,他小时候看到村里穷人生活在糟糕的环境里,过得非常苦,这让他心里特别不是滋味,总想着怎么让大家过上好日子。所以,到了1925年,金城就加入了反帝爱国的行动里。

搞运动时,金城扛着爱国的大旗,心里头真想着能拯救国家,后来他就转到了国民党那边。

在国民党里头混得越久,金城心里头就越觉得不对劲,国民党的那些想法跟他完全是两码事。特别是亲眼目睹了国民党里头的那些乌烟瘴气后,金城二话不说,直接拍板走人,离开了国民党。

后来,金城碰到了共产党,终于找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那个组织。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共产党,从此踏上了四处征战的路途。

从1937年起,金城就挑起了统战和外交的大梁,在陕甘宁边区政府里当上了交际科的领头人。对金城来说,最难忘的事儿就是在这个职位上,能天天和毛主席一块儿工作。

记得金城刚到陕甘宁边区政府那会儿,心里头直打鼓,生怕自己干不好这活儿。特别是交际科长这职位,得好好招待那些外来的客人,这可不是随便请人搓一顿那么简单的事儿。

金城正被一堆工作弄得头昏脑胀,这时,毛主席的秘书过来说,主席想见见他。

他之前从来没有单独和毛主席见过,心里头七上八下的,特别紧张。一路上,他脑袋里都在琢磨,见了毛主席该咋开口呢。可谁承想,金城刚一进门,就看见毛主席还在那儿吃着饭呢。

气氛原本挺严肃的那次会面,突然间变得有了点人情味儿,金城心里的那份紧张也跟着减轻了不少。

后来,毛主席和金城闲聊了几句家里长短,也谈到了人际交往和工作方面的事儿。

跟毛主席的那次聊天,让金城突然明白了他现在这个位子有多关键。

毛主席后来叮嘱金城,对待外来的客人得有礼貌,别随便跟人家开玩笑,那样容易让人家不高兴。他还给金城讲了些外交上要注意的事儿,强调金城得多学习学习这些。

在毛泽东主席的指引下,金城搞外交那是一天比一天上手。毛主席不仅干工作一丝不苟,对自家孩子那也是管教得严严实实,金城心里头可是明镜似的。

抗战打完仗以后,好多之前在苏联进修的战士都回到了咱国家,这里面也有毛主席的娃毛岸英。

大家伙儿都觉得,毛岸英从国外学完东西回来,肯定得好好歇歇,于是领导就把他安排到了交际处去放松放松。这事儿金城心里也有数,他琢磨着这也没啥大不了的,就没跟毛主席提。

后来,毛主席来到了交际处,一眼就瞧见了自己的儿子毛岸英也在场。但他没直接跟毛岸英搭话,而是转头去找了金城,想了解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。

金城说明,安排毛岸英先住在交际处,主要是考虑到他可能一下子不太能适应这里的环境。所以,在给他分配具体工作前,先让他在交际处放松几天,养精蓄锐。

金城压根儿没想到,毛岸英很快就被毛主席喊走了。后来金城才知道,原来毛主席是想让毛岸英真真切切去感受一下农民的日子,觉得只有懂得了农民的辛苦,才能把革命工作干好。

事后金城琢磨了一下,觉得延安那会儿挺不容易的,相比之下,交际处的生活还算不错。主席可能是想让毛岸英先经历些苦难,然后再去享受。

金城虽然在交际处工作了很多年,但他反应特别快,就凭这敏捷的反应,他还救过毛主席一命呢。

1941年的时候,陕甘宁那块地方的商家和工业团体对共产党还不太摸底。毛主席琢磨着得好好招待招待他们,于是这招待的重任就落到了交际处的肩膀上。

金城特别在意这事儿,就算其他同事已经把饭菜都安排妥当了,他还是想亲自过目一下。看到毛主席的车马上就要到食堂门口了,金城赶紧出门去迎接。

毛主席在前面走,金城在后面跟着。突然,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冒出来,一脸凶相,眼看着就要对毛主席动手。金城一看情况不妙,根本来不及多想,只见那歹徒的棍子眼看就要打到毛主席身上,金城二话不说,直接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那一棍,护住了毛主席。

坏人很快就被逮住了,金城连忙陪着毛主席走进食堂。他心里头还惦记着毛主席会不会被吓到,但一瞧见毛主席那从容不迫的模样,心里头对毛主席的敬意又多了几分。

审完犯人后,大家才知道那家伙精神有点不正常,根本不是什么国民党特务,其他人也就没办法再追究了。

不过经历了这事儿,金城算是看到了毛主席的沉着,而毛主席也对金城大加赞赏。虽说金城是在后方工作,但他同样也是大家心目中的大英雄。



相关资讯